成都卧佛山公墓火化遗体多少钱:传统的雅安市石棉县殡葬习俗

2022-08-27 08:26:35人阅读老吴公墓
四川省雅安市石棉县殡葬习俗 石棉县隶属四川雅安市,位于四川省西南部、雅安市最南端,贡嘎山南麓、大渡河中游,地处雅安市与凉山彝族自治州和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处。东连汉源县、甘洛县,南接越西县、冕宁县,西依九龙县、康定县、北与泸定县毗邻。石棉县总面积2678平方千米,到2013年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为12.44万人,有汉、彝、藏、回等民族。2013年末,石棉县辖1个街道、1个镇、5个乡、10个民族乡分别是,镇:新棉镇,乡:永和乡 美罗乡 迎镇乡 宰羊乡 丰乐乡,民族乡:草科藏族乡 田湾彝族乡 挖角彝族藏族乡 新民彝族藏族乡 栗子坪彝族乡 擦罗彝族乡 回隆彝族乡 蟹螺藏族乡 安顺彝族乡 先锋藏族乡。

我的家就在先锋藏族乡,我们这里是少数民族地区,但我们家都是汉族。现在我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家乡的殡葬习俗,老人正常去世葬礼一般都是三天,主要实行土葬。土葬是中国古代最标准的,也是世界流行最广的葬法。以土地为生命之本,是使灵魂得到安息最好的地方,也是地上生活的自然延伸,俗话称“入土为安”。

接下来我为大家介绍我们家乡的殡葬习俗主要有以下八大仪式:

1、报丧仪式 报丧是人逝世以后第一种仪式了,用现代通讯工具将逝世的消息告诉亲朋好友。我们那里一般是老人临走之前会通知近亲回来,见老人最后一面,交代自己的遗言。

2、小殓仪式 老人过世之后,将尸体拉直平放,一般老人生前都是侧卧着的,所以死后要把身子平躺在床上,把手脚都理顺了,手紧贴大腿,大腿靠在一起平直的放在床上。咽气后,没有合眼的,要将其眼睛合上,称为“揞眼”,没有闭嘴的,要将其嘴合住,称为“合口”。子女为其洗澡、剃头、擦身、穿戴寿衣。衣服只能穿单套的,不能穿双套,因为在世的人穿双数,单数是给逝者穿的。一般都是3,5,7套,最多是9套。寿衣包括内衣(长衫子)、单衣、夹衣、棉衣,衣服是先套在子女身上一层一层的穿好了,然后才替逝者更衣。衣服只能是绵绸的,不能是其他的材质,最里面是长衫,然后一件一件的系带穿好,最后外面是黑色的长衫马褂。腰间系上腰带,由七根棉线组成,黑白色都可以。衣服穿得越多就代表社会地位越高,寿衣都是简单而素雅的,粗糙而质朴,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白色是不经漂染过的麻白色。寿衣的颜色基本为深色冷色系。寿衣是没有扣子的,都用带系,表示后继有人。男性头上要戴一顶深蓝色的帽子,帽顶上要用红布做成一个小疙瘩,用来驱除煞气,对子孙有吉祥之意。 在很早之前我们乡下是手工织布,老人会给自己准备好。(如果是年轻一点的人过世,父母也都健在的,衣服只能穿白色的,意味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寿袜也是白色的棉布,寿鞋是黑色的,鞋底绣的是“寿”或者“孝”字。要用棉绳将双脚拴起来固定好,枕头是三角形的,然后带上寿帽,嘴里会含金银铜铁锡,最后用白纸盖住脸。

3、 移灵仪式 一般老人过世以后,就会在堂屋前正中搭灵棚,置帷帐,用以操办丧事,有主事的人负责操控酒桌,准备菜肴。然后正厅设灵堂,正面要摆放死者的遗像,下面有一个斗大的“奠”或“悼”之类的字。左右各一长条幅,上书悼念一类挽联。灵堂上方置灵桌,上面摆放祭品,灵柩紧挨灵桌之后。然后再将老人从卧房移到正堂,这是属于移灵。地上放的是棺材盖或者是门板,然后会放上老人生前所用的被子垫上,垫在老人所躺的木板上,并按照男左女右,头朝里,脚向外的方向来安置,不能直接放在平地上。此时的遗体是放在正堂中间,供桌的前面。然后在头部的位置下面放置长明灯,点上三支香,子女会跪在灵堂前,老人遗体的脚部烧纸钱,所以就把长明灯放置在头部位置。有人来吊唁逝者就要磕头答谢。(纸钱有白纸和黄纸,意为黄金白银,上面都是用马蹄钉打印出纹路的)如果是夏天的话,会在逝者旁边放置很多冰袋。同时,孝子孝女孝孙等直系亲属会戴孝布,一般都是男左女右,黑色的棉布,用回形针扣在袖子上,一直会戴到逝者入葬时同遗物一起烧掉。 一般停柩是三日,同时会请一位阴阳先生来做道场,为逝者“开路”(为逝者打开通往另一个世界的路)念经超度,选好良辰吉日出殡。之后的两天晚上则为守灵,亲朋好友都会过来,守夜通宵的一般年轻小伙子居多。他们会找一下娱乐方式度过漫长的黑夜,很多会选择打麻将,斗地主,勾金花等。要按时去添加长明灯的油,香也不能断,也要烧纸钱。在守灵期间,先生会带着家属去看墓地,选择一块儿风水宝地,然后动土修砌。有很多高寿老人,家属会提前为其修砌好坟墓,老人去世一般都是为合墓。我们那里叫“三国”,中间高两边低,顶部是尖尖的,用琉璃瓦装饰,全部粉刷成白色,中间写流芳百世,两边写上挽联。整体的风格是冷色调都是用白色,蓝色,黄色。一般我们农村里是没有用花圈的,都是挂挂衫,有白色和彩色的。是用十几张纸做的,然后折好了会用马蹄钉打印出花纹,挂之前需要一层一层撕开,弄好出来像长衫,是给逝者的衣服,要挂在坟头。(一般年老的人家会事先准备好寿衣,棺材等丧葬用品,香蜡纸钱是事后准备的,坟墓也是提前修砌好的,只有那些非正常死亡的会在一两天之内赶工期修好。)

4、入棺仪式 入棺仪式是在下葬前一日上午,要重设正厅灵堂,也就是将正厅打扫一下,挪出放置棺材的位置。棺材是事先准备好的,放在两根长木凳子上的,不能放置在平地上。然后将老人的遗体放到棺材里。棺材通常是被漆成黑色并且是以暗红色修饰边沿和两头,还会写上一个“福”或“寿”字。整个棺形为长方形,前高后低,前宽后窄。棺木外涂油漆,有黑色、深紫、朱红、土黄几种颜色。棺材里面放着逝者生前所用的衣物,衣服是将所有的扣子都剪掉的,也不带任何金属装饰的。等到所有的至亲都来齐之后才抬动棺材板,放入棺中时,头下要枕着三片瓦,然后再放上三角枕头,双手要紧靠着大腿。 脚底会放置一个蒸避子(书面语我不知道怎么表达,用四川方言打出来这个词,就是用来蒸饭隔离米汤的容器)以免尸体在棺材内不稳,左右晃动。然后再将陪葬物放入棺中后,让所有的亲人都来瞻仰遗容,最后进行封棺钉钉。

5、哭丧仪式 哭丧是中国丧葬礼俗的一大特色。哭丧仪式贯穿在丧仪的始终,大的场面多达数次。而出殡时的哭丧仪式是最受重视的,所以有些地方有请人帮哭的习俗。我们家乡一般是老年妇女和中年妇女哭丧,嘴里会念叨着对逝者的哀思和不舍,唱出那种悲痛欲绝的曲调。有时候还会有唢呐吹奏,镲锣声阵阵刺耳。小孩子不会哭丧的也要流眼泪行跪拜礼。

6、出殡仪式 棺材头尾各绑上粗麻绳和粗木棒固定在一起,以供抬棺的人用。抬棺的人都是自己村里的年轻小伙子,一般8人,六个人抬棺,前面两个,后面四个。也有两个人轮休,还有一个人拿火把,两个人拿两根长板凳(供路上休息时,放棺材使用,棺材出门了就不能放地上了)出殡时要放鞭炮,点火把的人走在前,沿路撒五谷和纸钱。前面抬着的是脚,后面则是头,抬出来过后是不能调头的,送葬队伍一直走到阴阳先生事先选好的风水宝地。(一般选的地方都不是很远的,所以就不用车,都是人抬的)

7、下葬仪式 这是逝者停留在世间的最后时刻了,一般都很郑重其事。如是与早亡的配偶合葬(或者合墓),则按男东女西的规则在旁边另挖一穴,并将配偶的墓穴挖开一部分,露出棺盖,以备合葬时同盖“红盖裼”。(也就是红色的绵绸布,像新婚夫妇那样) 到达墓地时,提前将墓地进行清理打扫干净,然后将棺材放入墓穴之中,墓穴里放置木炭以防潮,最后进行封墓。接下来将花圈放在坟上并将火盆安放在坟前,祭贡品,点香蜡,挂挂衫,烧纸钱,倒白酒,烧遗物,行跪拜礼。最后刻墓碑,一般格式是这样的: 民故显考××岁 稀寿一位之灵 生于×年×月×日 ×年×月×日×时寿终 孝女xx孝子xx 孝婿xx孝媳xx 孝孙xx等家庭成员 x年x月x日立碑 最后等到纸烧完,放完鞭炮后,所有人都返回逝者家吃点家常便饭。除了送上山的人,其余的都在家里打点一切。一般丧家都是有人情的礼簿,在很早之前大家家庭都不富裕,所以农村里面都是送上一些祭品吊祭逝者,(一般会有白酒 白糖 香蜡纸钱等都会计入册的)家里稍微富裕一点的,会以财物帮助丧家办理丧事(我们地方俗称“赶礼”,一般是20元30元多一点的是50元100元,现在无论是红白喜事起步价都是200元了。这是有两个人专门负责礼金的一块儿,一个负责入册一个负责收礼金,便于丧家以后还礼。)亲朋好友、邻里街坊会帮白事忙。这是人们相互帮助并显示血缘关系和朋友关系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亲朋闻丧者绝不敢轻率。吃饭前会放鞭炮,红白喜事的九大碗都是差不多的,唯一有一道菜的区别是,喜事的熬锅肉是红汤的辣的,白事的熬锅肉是白色的不能回锅里加红汤。吃过饭之后亲朋好友都相互告别了,剩下的直系亲属街坊邻里会留下来收拾餐桌,打扫屋子。

8、扫墓仪式 每年的上坟(扫墓)是在春节前夕,清明节前后,逝者生忌、死忌,鬼节(农历七月十二。鬼节一般是七月十五,我们这里都是七月十二晚上进行祭祀活动,七月十五不可以外出走人户拜访别人)一般上坟是要准备祭品的,比如:各种水果,熟食肉类,白酒和糖等。男士要修葺除草然后摆放好鞭炮,女士就打扫坟头,挂挂衫点燃香蜡纸钱,小孩子就跪着撕纸钱。纸钱要全部燃透彻不能有剩余,不能让纸钱飞,香不能用明亮的火焰燃着,不能用嘴巴吹灭只能把香分成两拨相互把火焰熄灭,用暗火燃。大人们会祈求家人平安身体健康,生意兴隆,小孩子们考上大学。也会让小孩子们在前面自己许愿,保佑一家人。烧完了过后会把带上山的祭品全部吃掉,不能带回去,吃得越多越好。最后所有事情都做好了,点燃鞭炮,然后确保没有安全隐患了,大家都离开了。鬼节祭祀,是烧白纸做的袱子,都是家里人折的,像一个厚厚的信封。烧袱包从表面上看好像是一种迷信活动,实际上是后人对已故亲人的祭祀和思念。 格式: 男称大人,女称孺人。老人死三年内:亡男称新逝显考,亡女称新逝显妣。三年后:亡男称故显考,亡女称故显妣。 天运 年 月 日 火化 故 老 人收用 上 今当之期化帛一封奉上 背面写封号 第几封 还有一个是引魂童子 (引魂童子格式如下: 冥 今 公 府 当 元 差 中 x 来 元 年 引 胜 七 祀 魂 距 会 月 信 童 名 化 十 人 子 钱 帛 二 x 正 一 之 日 x 魂 封 期 火 收 化 用 ) 写完后,将袱子摆在桌上,焚上香,供上果品,供奉数日。鬼节(农历七月十二)过节自然要弄一些菜肴,也得先敬先人。让先人食了供品的精化,剩下的渣滓才该人去享用。到了晚上,各家都将袱子堆在门外,点上香、烛。洒了水饭,然后码好袱纸先烧引魂童子,然后再烧其他的。大人们说:烧时看见有蓝色的火,那就是故人来取钱的现象。 在民间大家一致相信:七月初一是阎王爷打开鬼门关的日子,被禁锢太久的祖先亡灵得以外出。因此,旧社会民间在每年七月祭祖或平常祭奠亡灵时,都要烧袱子,意在寄钱给祖先亡灵,好让他们在阴间有钱用,更好地庇佑子孙。(七月半大人们是不允许小孩子去河边玩的,因为说鬼门关打开了,小孩子沾湿了脚就会被水鬼拉下去,不能动弹,所以就会溺水身亡。但是每年都会有小孩子溺水身亡,谣传就是水鬼拉到鬼门关陪葬了。) 以上大概就是我们家乡大致的殡葬习俗了,不完善之处,请老师指教。还有更多需要深入了解的地方,以后多参加葬礼和先生多请教一下,使之更加完善。

    原创文章 请勿转载:http://www.wofosan.com/guoxue/binzang/166.html
    感谢您浏览成都老吴公墓网!
    互动热线:183 283 29737